拒絕外遷的東莞鞋廠,一條生產線,獲多家知名品牌訂單!
2021-07-31 信息來源: 美中鞋業網
直面行業真相,洞見鞋業未來
【前言】總經理王武為了尋找先進合理的生產線,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走訪調查。如今,寶鼎鞋業也順利地實現逆勢發展,成為眾多歐美高端時尚品牌的指定生產商。
王勇均

總經理王武顯得自信滿滿,從1999年創業以來,他的工廠已經完成四次“轉型升級”,從最初的幾臺二手烤箱、壓底機起家,如今,他的車間生產線已經是業內比較先進的了。
而對于近幾年不少國內鞋廠將產能轉移到非洲或東南亞地區,寶鼎鞋業總經理王武有自己的看法:
“我們也曾到東南亞國家考察,但實際了解評估后,還是認為東莞依然是全球女鞋產業供應鏈配套最齊全的地方,包含鞋材、設備,甚至技術水平。”
下定決心后,寶鼎鞋廠投入了近千萬資金在設備、流水線上進行了第四次更新換代。
投資近千萬
新建設自動化流水線,人工減少一半

而且,整條線的設備一天的能耗只有200多度電,這個比其他的傳統生產線的耗能減少了50%左右。
又比如這一臺膠筆式前幫機,它就通過伺服送膠系統、全數據化記憶及視覺照相形成軌跡等功能,最多可儲存3000雙不同鞋型,只要2分鐘就可完成視覺照相形成軌跡,一站式解決了多個生產技術關卡。

王武表示,現在用這個熱熔膠不需要人去刷膠了,它在環保方面,膠筆刷膠,完全不需要像其他前幫機還需要考量更換膠盤等問題。厚街環保分局相關的工作人員來看了這個設備,也是非常贊賞的。

耗時數月
從國外設備轉戰國內流水線

目前導入的前幫機、中后幫機、智能生產線,將由人工負責的工序轉為設備生產,大大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進而提高了產品質量。
總經理王武為了尋找先進合理的生產線,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走訪調查。最終才選擇了這種以IE生產數據,形成TT節拍運行的數控生產線。
據王武介紹:
我們最早其實是決定與國外設備廠商簽約的,但后續看了不少國內品牌設備之后,發現其實這些國內廠家的功能、性價比等都比國外設備更好,所以最終選擇了國內品牌,運作了幾個月后,我們也確信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寶鼎鞋業總經理王武
這種新型的生產線,按照成型工藝流程,提取均衡時間,設定為生產的TT節拍。整條生產線的員工,就必須自覺主動的在設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工藝工序。人均效率可提升25%以上。
同時省鞋楦,省電也是王武選擇的原因。
每天生產1200雙左右,只需要80雙鞋楦,200度電左右。
在這個人工稀缺的年代,新投產的這條生產線,剛投產時10多名員工也能正常運行,現在已經有30多人了。
而近年來,國內環保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對于設備的選擇也需要符合環保法規以及未來環保要求的設備與制程。
做品牌還是專注制造?
寶鼎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最早起家是做一些非洲低端品牌,后續接到中東、歐洲低端訂單。再后來開始接觸歐、美中端品牌,直到現在已經在跟多個美線時尚品牌合作。
而近期整體逐步更換自動化設備后,更是吸引了眾多的鞋類品牌商及貿易商前來參觀了解。
王武說:“我們提供給客戶更好的質量及效率,讓客戶看到我們的實力,他們也更放心的下訂單。近期幾個大型的品牌商、貿易商也因此將我們列為主力供貨商。”
曾經,王武也一度想要做自己的品牌,但經過審慎評估后,還是覺得要專注做自己擅長的事,把它變成公司成長最大的倚仗。

一是公司內部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分配,讓主要骨干都能有一定額度的配股,建立大家的歸屬感。
二是生產設備更新朝著智能化、自動化發展。尋求替代人力的解決方案,未來也不排除引進機械手臂,以及其他更能節省人力、增加效率的設備。
三是注重制鞋技術的突破,將以往遇到的一些制鞋困難點,想方設法突破,并不斷的進行制鞋技術傳承及學習。
王武表示:
在這幾年制鞋業受到貿易戰、新冠疫情等影響的蕭條大環境下,我們的許多客戶、供貨商都表示愿意支持,一起面對困難。
因此,我們在這個時候,反而加大了投資力度,投入了近千萬在鞋廠的硬件設備升級上。有完整的產業鏈,加上適當的汰舊換新設備,借力這些基礎,才能不斷的與時俱進,所以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思維”。
如今,借力本土完善的產業鏈條,寶鼎鞋業也順利地實現逆勢發展,成為眾多歐美高端時尚品牌的指定生產商。
同時,王武也期望有更多的全球高端鞋業品牌流入東莞,因為,這里有著全球最完善的制鞋業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