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機產業一片欣欣向榮 數字化及自動化是趨勢
2011-01-12 信息來源: 東莞市愛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
——訪東莞市愛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
CEO
王國權
?
據記者數月來在市場收集到的信息顯示, 2010 年東莞鞋機行業一片“欣欣向榮”,進入了快速發展的后金融危機時代。那么, 2011 年鞋機行業又將呈現出一個怎樣的走勢呢?有業內專家分析,今年的鞋機市場仍有很大的潛力,尤其是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企業將有更多大展拳腳的機會。所以, 走科技之道是必然的選擇,在未來幾年內,數字化及自動化將會逐漸成為國內鞋機行業的主旋律。
為了能夠更準確地掌握鞋機行業的現狀以及鞋機產業數字化和自動化的基本情況,本報記者特意采訪了東莞市愛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國權,作為國內首家數字化鞋機企業 CEO 的他,對數字化及自動化的理解可謂深刻。
后危機時代
鞋機市場潛力大
王國權首先證實了 2010 年中國鞋機市場的確向好,在東莞,鞋機市場也相當活躍,上半年的銷售堪稱火爆。王國權稱以愛瑪數控為例, 2010 年的銷售額接近 1 個億,而全國鞋機產業的總銷售額在 45 億元左右。
鞋機行業的回暖,自然離不開制鞋行業再度發展,但王國權認為, 2010 年鞋機行業的繁榮與庫存的消化關系密切。“金融危機期間,很多鞋機廠商都有意識地減少庫存,如今庫存已消化殆盡,但市場需求又開始增大,所以才有大批訂單的局面。”王國權說,“進入 2011 年,由于下游鞋材廠、鞋廠的擴張,以及制鞋企業遷移,鞋機市場還是有很大的空間,像我們的訂單,已經接到了 5 月份了。”
同時,王國權也認為,并不是所有鞋機企業都能在 2011 年有所突破,例如一些“內功不足”,缺乏技術創新的中小企業就難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他表示:“市場需求大,競爭也更大,在用家眼里,怎樣用最少的成本換來最大的收益才是關鍵,因而,以科技力量為核心的數字化及自動化必定會越來越被重視和歡迎。”
走科技之道
數字化解制鞋業之困
那么,數字化及自動化有什么優勢,能夠解決制鞋行業中怎樣的困難呢?面對記者拋出的問題,王國權首先從制鞋行業目前所遇到的困難談起。“現在行業普遍面臨的難題就是原材料上漲和用工荒以及匯率變動,這都大大地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利潤空間不斷壓縮,更要命的是隨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改變,訂單小量多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使鞋廠組織規模生產來降低成本變得越來越難。”
王國權認為,數字化及自動化就能從三大方面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可減少無效勞動。傳統制鞋流程中皮料用量無法準確及時統計,而數字化則實現電腦聯機操作,杜絕多開料、開錯料、補開料等現象;另外,改版快而方便,可預先電腦排版,便于在多種方案中挑選最優的,因為可清楚知道材料利用率及物料損耗率。
其次,可降低損耗,減少材料浪費。如今訂單日趨多元化,量少而批次多,款式多樣復雜,如使用手工開料則精度差且速度慢,如使用刀模裁斷則量少而略顯奢侈,而使用電腦系統不僅能保證開料準確無誤,而且無需刀模,將切割、劃線、沖孔等一氣呵成,節約成本;而且,現在下訂單的周期日漸縮短,這就對生產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電腦系統,能將機械裁斷、放碼及真皮切割等一步到位,降低損耗。
最后,可減少對人的依賴,節約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例如減少流程,節省材料。以日產量 1000 雙真皮女鞋為例,傳統開版到裁斷工序需 12-18 人才能完成,使用電腦系統則只需 6-9 人,即可完成同等工作量。節省了一半人力成本。那么按當前生產工人的薪酬水平計算,每年則可節省 21-32 萬人工費用。使用先進的人機對話電腦排版,可節省 4% 的皮革用料。同樣以日產 1000 雙真皮女鞋, 1800 尺皮革用量計算,每年可節省 30-50 萬元皮料費用。
又如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減少了制造環節,便相應地減少人員管理成本和工作誤差成本,所有樣板都數字化,工廠備份由企業掌握,從而實現工廠管理的標準化和透明化。
說到興處,王國權還帶領記者到“愛瑪數字化和自動化體驗中心”,以一套電腦皮革切割系統為例,讓記者親自體驗了一番以科技為核心的數字化及自動化的優勢和便利,的確如王國權介紹的,數字化及自動化能很好地解決制鞋行業的產品個性化、工藝標準化、管理透明化以及用人和成本等普遍難題。
附:什么是制鞋業“數字化及自動化”系統?它們有什么關系?
答:制鞋業“數字化及自動化”系統是通俗叫法,一般比較正規的名稱是:制鞋業 CAD 及 CAM 系統( CAD :電腦輔助設計, CAM :電腦輔助制造),數字化是自動化的基礎,沒有數字化,就不能實現自動化,自動化是目的,數字化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