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發改委主任細解經濟形勢:經濟運行向好
2014-07-31 信息來源: 廣州鞋業商會
今年上半年廣州GDP同比增長8.3%,能否完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10%的年度經濟增長目標?
29日召開的廣州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聽取及審議了市政府《關于廣州市2014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廣州市發改委主任潘建國在報告中詳細剖析廣州當前經濟形勢。他表示,工業用電量、貨運量、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等指標表明廣州市經濟具有較好支撐,運行向好趨勢在加強。
工業發展后勁不足問題仍然突出
“雖然上半年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但主要經濟指標離年度目標差距仍然較大,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潘建國在匯報廣州市2014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時不無憂慮地說。
據了解,廣州市2014年上半年經濟發展呈現穩中有升態勢,全市地區生產總值7666.18億元,同比增長8.3%,比一季度提高0.9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92.03億元、增長9.6%,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為2.4%。
但今年廣州的經濟目標是確保增長10%,爭取11%,從半年數據來看,經濟增速處在低位,從進度來說僅完成了全年目標的45.1%,為近五年來同期最低,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壓力不少。
數據顯示,工業、投資、消費、出口等主要指標增速均高于一季度。其中汽車、電子產品、石油化工制造業三大支柱產業總產值4128.63億元,同比增長14.2%,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89%。其中汽車和石化產業分別增長22.4%和15.7%。
工業發展后勁不足問題仍然突出,這是廣州未來發展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潘建國指出,雖然存量部分保持慣性增長,但除汽車外,缺少新增長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尚在培育之中,新業態規模也不夠大。上半年全市完成工業投資235.7億元,同比增長3.8%,比上年同期回落24.4個百分點。市場環境依然嚴峻,生產者價格繼續走低,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和購進價格指數(IPI)同比分別下降2.3%和2%,單月同比連續26個月雙回落。
潘建國還表示,廣州的外貿進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人民幣匯率波動、歐美經濟復蘇態勢不穩定和新興市場增長乏力,使外貿企業經營環境不確定性增大。勞動力、融資、土地等綜合成本上升導致部分產業和訂單加速轉移,廣州市有進出口實績的加工貿易企業從2010年的1623家減少到2013年的1340家,加工貿易進出口自上年9月起連續下降10個月,比重從43.2%下滑到39%,1-6月加工貿易進、出口同比分別下降7.7%和6.4%。“今年以來商品進出口總值增速持續下滑,再加上去年外貿月度基數‘前低后高’,下階段進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10區一手房成交創十年新低
“消費增速仍然較低。”潘建國說,雖然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加快,但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是近幾年來同期新低,其中住宿業零售額同比下降3.1%,餐飲業增速同比分別回落9.4和6.6個百分點。從限額以上商品銷售來看,受經濟環境影響,化妝品和金銀珠寶類商品銷售同比分別下降19%和11.5%。
值得一提的是,房地產市場波動對經濟增長影響較大。1-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同比回落63.2個百分點,市轄10區(不包括增城、從化)一手住宅月均成交量不到44萬平方米,比市場最低迷的2008年(月均46萬平方米)還低,為近10年來的低點。同時,去年房地產交易大幅上漲也抬高了基數。房地產市場疲軟,導致其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減弱。
房地產市場遇冷會不會影響全年最后的經濟發展目標?對此,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回應說,“下半年確實有一定的壓力”,但會與國土房管部門積極配合,抓好廣州金融城項目等地塊的工作,力爭完成全年收入任務。
下半年經濟發展有望提速
用電量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與鐵路貨運量和新增銀行貸款一道,組成著名的“李克強指數”。記者留意到,潘建國的報告在分析下半年經濟形勢時,首次重點分析了三大指數的變化:
——上半年全市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4%;
——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10.3%和27.8%;
——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8.1%。
“這些指標表明廣州市經濟具有較好支撐,運行向好趨勢在加強。”潘建國說。
他透露,下半年將是大型工程建設的黃金期,其中機場、地鐵建設等保持較大投資力度,廣清城際廣州北站至清遠段等重大項目將開工建設,“新廣州·新商機”部分簽約項目將落地實施,投資增速有望穩步提升;消費方面,下半年基數影響將逐步減弱,中秋、國慶等節慶也將給消費增長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