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愛瑪:“智變”鞋業
2015-06-02 信息來源: 東莞市愛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成為一個風靡世界制造業的名號,憑借著較低的制造成本,“中國制造”這面大旗已飄遍世界。中國“制造大國”印象深入人心,但“制造強國”并非指日可待。2015年,隨著李克強“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中國制造現狀和未來發展又迎來最強關注。中國作為人口最多的超級大國,制鞋業的發展一直是民眾最為關心的話題。隨著“智能”概念自上而下的政策倡導,制鞋業的發展又迎來了怎樣的拐點?近日,記者采訪了國內最早一批的數字化制鞋系統供應商——東莞愛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瑪”)CEO王國權,且看他眼里的中國鞋業制造是怎樣的?
互聯網帶來的產業鏈的“智變”
“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牽動了整個制鞋業的發展,從制造端到倉儲到銷售終端,每一個動作都發生了“智變”,中國鞋業不能按照傳統的方式去玩了,也玩不轉了。”王國權這樣分析當前的鞋業發展。
電商帶來的購物便捷,互聯網的數據化管理,均給生產商和商家帶來諸多思考。產品制造要高效率,設計要市場化,營銷手段必須出奇制勝, 每一個動作都要與時俱進,站在時代的制高點。
店鋪租金,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的高昂,互聯網帶來的渠道扁平化,讓傳統商家利潤空間被壓縮。如何在有限的利潤空間里,不降低產品品質,壓縮成本,提高效率,實現“智造”升級,則是東莞市愛瑪數控有限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來思考最多的問題。
愛瑪電腦皮革智能排版和裁切系統,可提高皮革利用率,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力成本和物料成本。據了解,愛瑪一臺機器,可以實現數萬次的智能排版運算,連皮料上的瑕疵也毫無浪費地利用在縫線或鞋幫處,3分鐘就可以排版出一個六年以上熟練工需要40分鐘才能排版出的結果,而愛瑪智能裁剪機器人則可以一抵三,毫不費力地自動執行完成傳統皮革裁剪工人需要多人完成的工作量。3D虛擬設計-2D拆版裁剪是王國權就目前鞋業發展推出的智能系統,傳統的制鞋是手工打版,手工裁剪,車工縫制。3D虛擬設計-2D拆版裁剪系統實現了鞋業從手工為主,向軟件設計、數據控制技術的轉變。
![]()
3D虛擬設計是指在鞋業3D設計軟件中對基礎鞋3D圖形進行更改、設計、編輯,然后到虛擬宣染成照片級仿真圖片以供市場反饋及企業內部評估。愛瑪3D虛擬設計概念的引入可以大大節省傳統制鞋過程中,重復多次打樣的弊端,節省打樣時間、節省打樣物料,大幅提供樣版制作的速度和效率。2D裁剪是指摒棄傳統的手工裁切,在鞋業CAD軟件中直接繪制紙樣,并使用愛瑪繪圖設備1:1輸出紙樣,然后使用電腦切割設備對紙樣進行切割,進行裁剪皮料。2D裁剪包含數字化儀對已有紙樣版型的讀入,讀入后可以在鞋業2D打版軟件中進行編輯與更改,大大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輸入精度。
據了解,愛瑪智能排版只需3分鐘左右,且可以實現一邊排版一邊切割。總體算下來,2個人操作機器,只需要6分鐘就可以切割完一塊原始皮料,可以代替五六個工人的工作量。時間短,且品質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數據化成制造業新引擎
在當前IT行業激烈競爭環境之下,對于入口產品的控制成為了大數據廠商的必爭之地。同樣,在王國權看來,鞋業產業鏈的智變也離不開數據化的管理,銷售終端的倉儲尤甚。
鞋作為快時尚產品的品類之一,倉儲時間越長,風險越大,新品也有可能成過季產品。那么在成千上萬款鞋子中,怎樣讓客戶在最短時間內挑選到喜歡的鞋款,適合的顏色,并第一時間調動倉儲資源,完成交易。王國權透露,建立完善的數據化管理是鞋業完成智能化的第一步,也是我國鞋企需要努力攻堅的方向。而建立數據化管理,收集信息是關鍵,專業知識的積累是基礎。
對于當下熱議的“機器換人”,王國權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國“機器換人”還在初步階段,鞋業制造并不是每步都要用到高新設備,很多環節是機器人無法替代的。機器人本身對企業也較高的要求,系統的管理,產品的高標準,高成本投入。但目前,中國不僅缺乏管理高新設備的人才,還沒有成熟的運作經驗,一切在摸索中。中國要真正達到工業4.0,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建立企業的標準化是當務之急,標準化沒做好,很難建立數據化管理。而什么是工業4.0呢?王國權解釋道,4.0階段為虛實融合,實現價值最大化,即打通線上線下業務實現業務協同,以大數據為基礎研判用戶需求,以定制化研發實現價值精準匹配,從而實現智慧化制造。
云計算提振愛瑪競爭力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根本,是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從根本上推動了各行各業的進步和創新。制造業應把互聯網作為工具和新思維,融入這場大改造運動中來,在原有制造產業生態基礎上進行升級和更新。但無論德國的“工業4.0”戰略還是美國的“先進制造業”戰略都表明,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集中在制造業,發達國家紛紛將科技創新聚集在先進的制造領域上。
“如何將中國制造變成‘中國智造’,利用互聯網和新技術重振制造業,提升全球競爭力,已成為首要任務。” 王國權如是說:“互聯網+”元年,云計算也被部分企業提上日程。王國權透露,公司今年也將運用云計算提高智能制造。云計算是商業化的超大規模分布式計算技術。用戶可以通過已有的網絡將所需要的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務器所組成的更龐大的系統,經搜尋、計算、分析之后將處理的結果回傳給用戶。
對于當下中國制造的斗“智”,王國權則表示,中國制造仍有很長的路需要探索,不斷提高制造業發展的技術水平,提升競爭力,提高產品創新能力才能應對國際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