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質量監(jiān)測:“溫”姓皮鞋更勝一籌
2008-01-05 信息來源: 步云天地-環(huán)球國際商貿中心
日前,溫州市工商局公布了前期開展的中外皮鞋、服裝等商品質量比較監(jiān)測結果,共抽樣檢測中外皮鞋63批次,服裝77批次。進口皮鞋和溫州皮鞋的合格率分別為25%和83%;進口服裝和國產服裝合格率分別為41%和42.3%。不合格的進口服裝中,不少還是世界名牌。
國產鞋服質量更勝一籌
今年第四季度,市工商局對市區(qū)幾大百貨商場以及人民路、府前街等專營店銷售的進口皮鞋和服裝質量進行專項監(jiān)測,并將進口皮鞋監(jiān)測情況和前期從鹿城、龍灣、甌海等地26家企業(yè)抽取的國產皮鞋(溫州產)進行了比較。共抽樣監(jiān)測進口皮鞋16批次,其中合格4批次,不合格12批次,合格率僅為25%;抽檢溫州產皮鞋47批次,合格39批次,不合格8批次,合格率為83%。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進口皮鞋不合格的主要問題集中在感官質量項目(該項目不合格的有7個批次)和標志項目(該項目不合格的為9個批次)上;國產皮鞋不合格的主要問題在成鞋耐折性能項目(該項目不合格的有6批次)上。
進口服裝和國產服裝比較檢測結果:共抽檢進口服裝51批次,其中合格21批次,不合格30批次,合格率為41%;抽檢國產服裝26批次,其中合格11批次,不合格15批次,合格率為42.3%。數(shù)據(jù)對比表明,雖然進口服裝和國產服裝合格率相差不多,但進口服裝不合格產品中有很多是世界名牌,如:VERSACE、TRUSSARDI、BELFE、登喜路、PRADA、Clride、雅度夫、CARAMELO等。進口服裝不合格的項目主要是:標志標示(27批次)、染色牢度(11批次)、ph值(2批次)、纖維含量(6批次)。國產服裝不合格項目主要是:標志標示(12批次)、染色牢度(8批次)、纖維含量(2批次)、ph值(1批次)。
不合格商品應主動撤柜
從這次抽檢的結果來看,皮鞋、服裝整體質量不是很理想,接下來工商監(jiān)管部門將加強對流通領域皮鞋、服裝的管理力度,嚴把質量關。市工商局提醒經銷企業(yè),應主動停止銷售不合格商品。凡是經銷與本次監(jiān)測被判定不合格商品相同品牌、相同貨品、相同批號商品的,也應立即停止銷售,主動撤柜,并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同時,要求經銷企業(yè)應嚴格按照《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guī)定,建立商品質量管理制度,在商品進場時,及時了解、掌握商品信息,認真驗看供貨方的資質證明、商品質量證明,必要時,將相關商品送檢。
工商部門分析,這些光環(huán)耀眼的“問題名牌”所以能長期在中國市場上暢通無阻,甚至堂而皇之地擺到大商場的貨架上,除了跨國公司自身該問責之外,從商家或消費者角度而言,固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崇拜。事實上,并非所有帶“洋”的品牌就好,并非價格高就是質量優(yōu)的保證。就像這次抽檢的進口服裝中,有些賣價兩三千甚至近萬元的國際名牌服裝其實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產物。
需樹立理性消費觀念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從溫飽型轉向享受型,一些消費者開始盲目崇拜名牌,非名牌不買,非名牌不用,以高價作為質量的代名詞。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應以平和的心態(tài)、理性的眼光選擇質量保證、性價比合理、適合自己的商品,提倡理性消費,節(jié)約消費,勿以高價、名牌以及是否進口作為衡量商品質量的唯一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