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因素強勢 中國制造未大規模外遷
2008-01-20 信息來源: 步云天地-環球國際商貿中心
|
??? “盡管越南勞工平均成本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三,但綜合各種因素,我認為目前還是中國制鞋能力最強。”華堅集團董事長張華榮如是說。
??? 往內地轉移生產
??? 為應對歐盟等地對中國鞋反傾銷,以及應國際采購商對供貨商分散生產風險的要求,華堅集團選擇到越南設廠。幾年過去,華堅越南的生產基地依然只有兩條生產線,月產鞋七八萬雙。
??? 張華榮說,越南制鞋配套遠不如珠三角,很多原材料需要從廣東這邊供應。此外,生產效率也相對慢些,工人熟練程度不如中國,管理層都基本是從中國這邊派過去,而且在熟悉當地法律法規過程中也需要花上一定的人力物力。從綜合成本上來考評,到越南的生產成本并沒有降低,一直堅持下來主要是為了規避貿易摩擦。
??? 與此同時,華堅集團到江西贛州投資的生產基地則獲得迅猛發展。意識到在東莞生產成本逐步抬高,并可能遭遇勞工短缺、土地緊張等問題,張華榮于 2002 年 1 月到江西投巨資興建了贛州華堅國際鞋城。目前,贛州的產能已逼近在廣東東莞的產能,華堅集團這兩個生產基地各有員工 1 萬多人,贛州年產鞋 800 萬雙,而東莞年產鞋 1000 萬雙左右。
??? “贛州的勞動力成本比東莞的低 10% 以上,更主要的是這里的工人比較穩定。這幾年來,我們逐步完善在贛州的制鞋配套,現在還有一部分原材料或配件從廣東供應。由于廣東物流發達,在江西生產的鞋產品主要也是運到廣東出口海外。”張華榮說。
??? 張華榮反映,利用贛州生產成本較低的優勢,華堅集團正在順利地推進產業梯度轉移,將量大的低價鞋轉移到江西做,而量小、難度大、附加值高的高檔鞋就在東莞加工,未來華堅集團還將加速推進這一發展策略。由于及早調整生產布局,華堅集團已初步嘗到甜頭,受去年加工貿易新政出臺的影響較小。
??? 盡管一直在加工環節做得不錯,但張華榮日益感到了危機,他努力地從制造環節往產業鏈中高利潤的研發、品牌設計以及銷售等環節延伸。最近,他投入 4000 萬~ 5000 萬元在東莞厚街建設一個世界鞋業 ( 亞洲 ) 總部基地,將基地定位為研發、貿易、品牌孵化、物流的亞洲總部,進行新材料、新產品的開發以及新市場的開拓。
??? 張華榮認為,華堅集團未來發展趨勢應該是在東莞接單、研發、銷售,而在內地加工生產。
??? 珠三角產業梯度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