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震動全球 給鞋服皮具出口企業注入“強心劑”!
2015-08-12 信息來源: 廣州鞋業商會
人民幣8月11日貶值1.9% 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成最大受益企業!
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2298;上日中間價報6.1162,收報6.2097。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下調幅度達1.9%,既創歷史最大降幅,更創2013年4月25日來新低。這預示人民幣將面臨著進一步貶值壓力。
(皮具鞋出口企業同樣受益)
然而,從利好端看,分析人士認為,隨著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持續走低,紡織將大大受益,甚至有坊間人士認為,這將讓紡織服裝行業 “起死回生”,尤其是對美出口業務占比較大的紡織服裝類上市公司有望迎來階段性利好。如果人民幣出現貶值,會增大出口訂單,讓其獲得喘息機會。尤其對不少利潤被結匯環節吞噬掉的紡織服裝企業,成本會大減,人民幣貶值將刺激其起妙手回春。
據了解,受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影響,近年來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在世界主要市場上競爭力不斷被削弱,在歐美日主要市場的出口份額不斷下降。來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2984.3億美元,同比增長5.1%,增速比上年降低6.1個百分點。我國紡織品和服裝2014年前11個月在美國、日本、歐盟進口市場所占份額同比分別降低0.8、3.9和0.5個百分點。
盡管目前海外發達市場需求難以在短期內好轉,不過行業經驗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每貶值1%,紡織服裝行業銷售利潤率將上升2%-6%。光大證券研究報告認為,若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持續,紡織制造行業由于出口比例較高行業盈利能力將有所提升,一方面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企業獲得匯兌損益。
【延伸報道】
中國央行[微博]11日把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下調1.9%至1美元兌6.2298元人民幣,引發自1994年1月中國統一官方和市場匯率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最大單日跌幅。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8月11日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微博]稱這是一次性校正,并說央行將加強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決定性作用。
隨著外界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面臨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弱的增長,中國當局一直在支撐人民幣匯率,以防止資本外逃和保護外幣借款人。匯率穩定也有助于中國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微博])把人民幣列為正式的儲備貨幣。11日的舉動意味著,政策制定者現在更側重于支持經濟增長和(114, -0.20, -0.17%, 實時行情)轉向更加市場化的金融體系。
澳新銀行駐新加坡策略師吳孔丞表示:“在我們看來,這似乎是盯住美元政策的結束。人民幣的一次性貶值和允許市場在定價中發揮更大作用帶領我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匯率機制。”
在上海,截至下午1時34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1.8%至1美元兌6.32元人民幣。在香港的離岸交易中,人民幣匯率下跌2.3%。境內即期匯率比6.2298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低了1.4%,在央行允許的2%浮動范圍內。
匯率改革向市場化邁進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11日報道,中國11日大幅調降了人民幣匯率,通過一個一次性舉措讓人民幣貶值近2%。理論上說,這一舉措將使受到嚴格管制的人民幣匯率能對市場走勢作出更靈敏的反應。
眼下,中國正努力應對經濟的不斷放緩,并在努力推動IMF將人民幣接納為“全球儲備貨幣”。
上周,IMF的一份報告重點提到了將人民幣納為“全球儲備貨幣”的操作難題,比如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匯率的差異、在岸市場流動性不足以及在岸市場每日交易時間短等問題。
11日,中國央行表示,此舉是一次性校正,目的是在匯率中間價的計算中反映市場的變化。
市場觀察人士表示,他們認為這么做會使中國央行一方面能保有此前擁有的很大一部分控制權,一方面還可對IMF的顧慮作出回應。
盡管外匯市場存在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但中國央行11日的舉措還是令交易員們措手不及。
經濟學家原本預計中國會以其他手段提振經濟,比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來促進放貸。
給出口行業注入“強心劑”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11日報道稱,隨著中國經濟繼續放緩,中國央行當日引導受到嚴格控制的人民幣貶值。
報道認為,在多方面提振經濟均未見成效之際,讓人民幣貶值可能會對低迷的出口形成利好。
報道稱,中國央行這次的舉措可能給中國疲軟的出口行業注入一針“強心劑”。盡管中國政府努力尋求傳統方式以外的增長渠道,但出口仍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官員日前稱,中國7月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出人意料地同比下滑8.3%,今年前7個月出口同比下滑0.8%。
報道稱,人民幣對歐元匯率走強一直對中國出口造成拖累。最近數據表明,7月份中國對歐盟出口同比下滑12%。
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長7%,為六年來最低增速,主要受房地產市場不振、國內需求疲軟和出口下滑拖累。國務院上個月宣布,將采取稅收優惠和其他刺激政策提振外貿。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分析師肯尼迪稱,證明此次調整是為了改革還是為了增長的真正證據將是,當可以通過人民幣大幅重估或貶值來實現的新政策目標出現時,政府是否能抵制住干預匯率的欲望。
世界金融市場反響強烈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11日報道,拿大道明證券公司亞太地區首席宏觀策略師安尼特-比徹稱,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下調震驚了通常而言昏昏欲睡的夏季市場。
花旗銀行的分析師稱,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下調使交易商感到驚慌,并引發了一場“經典的風險規避”。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8月11日報道,那些相信價格會持續復蘇的大宗商品投資者很可能沒有料到中國會讓其貨幣貶值,而且貶值幅度是20年來最大的一次。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金屬和谷物消費國令市場大感意外。三星[微博]期貨公司的大宗商品分析師洪盛基(音)說:“相比出口,中國央行讓人民幣貶值的努力將對進口產生更大的影響。短期內,這將導致對一些價格升高的大宗商品的需求縮水。對于另一些大宗商品(比如鋼鐵)的出口而言,人民幣貶值將加重現有的供過于求的問題。”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11日報道,石油價格當日下滑,因為中國使人民幣貶值的決定給投資者造成沖擊,人民幣貶值將使包括原油在內的一些大宗商品的進口價格更加昂貴。
中國的這一舉動削弱了昨日美元貶值造成油價尾盤回升的勢頭。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11日報道,在中國央行將人民幣貶值后,全球股市當日出現下跌。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早盤交易下跌0.2%。日經225指數下跌0.4%,韓國KOSPI指數下跌0.8%,澳大利亞S&P/ASX200指數下跌0.7%。中國上證綜指保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