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企欲走國際化“新路徑
2008-02-21 信息來源: 步云天地-環球國際商貿中心
意大利制鞋企業萬利威德首家中國形象店1月9日在上海淮海路開業。與此同時,萬利威德與中國民營制鞋企業奧康集團簽署全球戰略合作協議,由奧康集團全權負責萬利威德在全球的品牌營銷及運作。
不是貼牌加工,不是中國區總代理,也不是海外并購,是與國際知名企業的戰略合作,可謂開創中外企業間合作新途徑。中國制鞋企業歡欣鼓舞的同時,冷靜思考:苦苦尋覓“中國設計”、“中國創造”的中國產業界,是否可以借此另辟蹊徑,利用現有的產業制造與營銷網絡優勢置換、整合,蹚出世界品牌的新路?
探尋世界品牌之路
8日,萬利威德與中國民營制鞋企業奧康集團簽署全球戰略合作協議,由奧康集團全權負責萬利威德在全球的品牌營銷及運作。
根據協議:奧康集團取得萬利威德全球品牌經營權,其全球品牌營銷與產品制造全部由奧康獨立運作,萬利威德提供產品開發資源,提供技術人員并提供法律方面支持。此外,萬利威德將協助奧康集團在意大利總部成立研發設計中心,提供場地、設備和制作資源,開發成果雙方共享。
這一協議的達成,始于2007年初。此時,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皮具產品供應商的奧康,一方面繼續進行與歐盟的鞋業反傾銷訴訟,一方面國內“西部建都”、“南部造城”、“中部開街”,完成國內投資布局和制鞋產業鏈深耕,并將目光投向全球。
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認為,單純的貿易輸出,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制造的地位。而低廉價格的大量輸出帶來的是反傾銷、反規避的圍追堵截。
一年前,王振滔在一次“世界鞋都”意大利的市場考察中認識了萬利威德品牌的掌門人、在意大利制鞋界享負盛名的阿曼多·阿肯格利博士。通過交流,雙方有了跨越歐亞合作的想法。
王振滔回國后馬上召開會議對與萬利威德品牌合作進行討論,并多次與萬利威德進行長途電話與郵件商討,最終確定全球戰略合作方式。
未來世界鞋業將從競爭走向合作。奧康集團將國際市場的目光鎖定在競爭以外。用王振滔的眼光看:未來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中國市場,利用已經具備的國際上一流的生產能力和最大的營銷網絡體系,與國際品牌展開合作,可以找到一條通往世界品牌的新路。
強強聯手新思路
如果說,奧康選擇萬利威德是出于產業升級和國際化戰略的考慮,那么,這家在意大利鼎鼎有名的制鞋企業選擇一家中國民營企業,是出于何種考慮?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鞋業的重心從歐洲和北美轉向遠東。中國成為世界鞋業產業轉移的集中地。中國已是世界第一大鞋靴生產國、出口國和消費國,占據世界市場68%的份額。
20多年來,中國東部地區工業化的積累讓中國企業站上了一個全新的平臺——中國企業具備了從全球產業鏈去布局的能力,特別是中國鞋業企業已具備全球采購及全球銷售能力。
而此時的歐洲,隨著社會逐步老齡化,產業迅速衰落。意大利不斷進行著產業升級以及品牌塑造,意大利的制鞋技術和鞋業品牌是世界上高檔鞋的代名詞。
“中國制鞋企業日益強大的研發創新體系和龐大的銷售體系,使得一直占據產業高端的歐洲制鞋業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閻峰認為,“中國企業希望借以實現國際化,而國際制鞋巨頭正重新審視和看待中國企業。”
萬利威德就這樣發現了來自中國的奧康。
奧康和萬利威德跨越國界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