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騰籠換鳥 244企業出去7000新廠進來
2008-03-21 信息來源: 步云天地-環球國際商貿中心
??????? 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最近表示,去年珠三角外遷企業共244間,但新進企業逾7000間。此外,他還表示,由于珠三角土地資源短缺令成本上升,加上要發展高新科技,因此鼓勵勞動密集型港資企業離開珠三角轉移廣東東西兩翼,并表示轉移將給這些企業帶來更大利潤空間。
黃華華鼓勵勞動密集型港資企業離開珠三角轉移廣東東西兩翼,而不是遷往內陸,顯示了廣東官員在國家鼓勵沿海企業轉往中西部的大背景下,由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還是想透過其他措施,挽留并把企業分流到廣東各地去,以此協調廣東各地區的經濟發展。
黃華華指出,實際上,珠三角有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沒將企業本部轉移出去,只是把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轉移到山區和東西兩翼,企業不僅沒有減少生產,相反還擴大了產業。他強調,此舉不是“拋棄”港商,強調廣東省和香港是老朋友,廣東省政府正考慮參照美國紐約及新澤西州,將香港和深圳建立“雙子城市”,共同發展經濟。
珠三角正在加快轉型升級,因此廣東省及香港兩地政府專門成立了珠三角企業轉型升級專家小組,研究加大自主創新和科研開發,擴大產業鏈,制造更多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黃華華表示,政府鼓勵珠三角“三資”企業轉移到廣東相對落后的粵北山區和東西兩翼是出于“好意”,是站在港商立場上為他們著想,原因是珠三角土地有限,令生產成本上升,如果勞動密集型企業繼續留在珠三角,利潤空間只會愈來愈少,所以珠三角應該“騰籠換鳥”。
為了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產業轉移,黃華華說,廣東省面向山區和東西兩翼地區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現在那里土地和勞動力很便宜,電價也遠遠低于珠三角,整個生產成本比珠三角大大下降。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到山區,對企業是有好處的,利潤空間更大了。
廣東省外經貿廳經過對外資企業較集中的深圳、東莞、廣州、佛山、中山、惠州進行遷移情況重點核實后認定,未出現外商投資企業大規模外遷情況。去年珠三角的外遷企業以中小型企業和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制造業為主,集中在五金、玩具、服裝、制鞋、塑料等行業,其中90%以上是港臺企業,外遷企業涉及的產品銷售額為12.14億元,約有1.3萬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