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西岸承接臺灣產業轉移 機遇挑戰并存
2008-06-23 信息來源: 步云天地-環球國際商貿中心
“福建和臺灣經濟發展軌跡十分相似,產業的互補性強,臺灣政黨輪替給海峽兩岸人民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這是福建省臺灣研究會會長、福建省社科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嚴正教授在6月17日下午海峽兩岸人才交流與人力資源服務合作大會論壇專題演講時說。
??? 嚴正教授說,上世紀60至70年代,臺灣產業是以制鞋、紡織服裝、雨傘、石板材、自行車、體育用品、文化用品為主,80年代后向電子、石化、機械等行業過渡。而福建上述行業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占主導地位,現在正在向電子、石化、機械過渡。閩臺經濟發展時間差大約25年。
??? 嚴正教授介紹說,臺灣產業升級完成于上世紀末,部分電子業在全球居領先水平,服務業發達。臺灣大企業資金雄厚、技術先進、善于開拓國際市場。而福建勞動力資源豐富,內地省區大批勞工來福建務工,工資相對低廉,相對于臺灣,福建的土地、水電、運輸等生產要素便宜,祖國大陸市場廣闊,消費能力迅速增長。福建和臺灣產業,合則一定能雙贏。
??? 目前,海峽兩岸的狀況是臺灣資本面臨新一輪向外轉移,而福建夾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基礎設施建設是有待進一步加快,迎接閩臺產業對接的人才儲備不足,需要解決。產業鏈嫁接招商優勢有待加強,勞動密集型的優勢正在流失。
??? 嚴正教授說,海峽西岸由地方決策上升為中央決策,高度肯定了福建經濟的發展,海峽西岸承接臺灣產業轉移的機遇與挑戰。福建對臺灣有著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的優勢,兩岸三通后福建成了離臺灣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