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皮革總經理陳治林
2010-10-22 信息來源: 東莞鞋材網(東莞市鞋材行業協會)
自稱草根商人的陳治林,有著溫州人廣為傳頌的吃苦耐勞、真誠務實的共性,在哪里都能扎根發芽。就是他,數次在危機來臨之前準確預測市場行情,也因此得以避開危險,抓住機遇,成為同行稱道的鞋材行業預言家。
瞅準機遇,落戶河田
90年代的溫州,私營企業已是遍地開花,陳治林的家族中也有不少私營企業做得風風火火。可天生嗅覺敏銳的他,留心到當時廣東外貿生意如火如荼,認定廣東應該會有更廣闊的發展機遇,于是在96年只身南下。
或許是溫州人務實天性使然,他來到廣東以后先接了不少訂單,待到有了穩定的客戶渠道后才決定建立自己的工廠。97年的厚街,河田大道兩旁都種滿了魚尾槐,街邊的皮革檔口還少得可憐,陳治林把他的商貿窗口選定在這里。99年,屬于他自己的工廠——天都皮革正式投產。
危機之中顯身手
生意場上的變化比東莞天氣的變化更加無常,陳治林卻總能準確判斷,轉危為機。
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來臨時,皮革行情一路急跌,最終直至2.2元/尺,降到了自父輩以來的最低谷。許多同行保守觀望,苦苦支撐。當時市場上有個2.6元/尺的大單,因行情未見底,所以沒人敢接,陳治林看準皮革行情將繼續下跌,接下這個大單。并預測半年后將探底回升,并大量低價吃進皮革。果然在完成這個大單后的下半年,皮革市場價格大漲。
當初選擇把工廠開到福建的時候,是看準了福建和浙江相差不遠的氣候條件,并有先見之明的在建廠之初就建起了排污處理系統。結果不久之后,大量跟進的皮革廠就因為排污處理不達標被關閉。
2007年,是一個皮革行情瘋狂上漲的年頭,上漲勢頭一直到08年上半年,最高峰時達到105元/張,市場的瘋狂引起了市場參與者的瘋狂。陳治林關注到當時國家政策大力扶持養豬,生豬出產量必將大增,而08年大量生豬集中在10月份出欄,因此在進入10月份后皮革價格必然大跌,結果果不其然。
如今在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下,皮革行業也是一地雞毛。去年陳治林已經給自己的工廠確定快出貨、少庫存的策略,而現在,他又斷言皮革市場價格已經探底。
效率才是生財之道
當初陳治林選擇進入皮革行業,是認定了皮革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入行以后,他又意識到,這是一個講求效率的行業,于是建立自己的工廠,以更快更好的標準服務客戶。
如今,陳治林已經擁有東莞、福建和溫州的三家工廠,蟄伏在危機浪潮中待機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