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積跬步,難以至千里 善納小流,方能成江海
2010-11-10 信息來源: 東莞鞋材網(東莞市鞋材行業協會)
不積跬步,難以至千里 善納小流,方能成江海——
東莞市張大和鞋材有限公司(宏利制革)董事長張正華
在家族中,他是頂梁柱,帶領一百多號家族成員,為整個家族的繁榮興盛而打拼;在商會中,他是領軍人物,是同行中的佼佼者,為著行業協會的發展平臺以及樹立協會品牌而戰;在圈子里,他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商人,卻人人敬重。這大概就是他所追求的“樂而有成”的人生境界吧。
積跬步,以至千里
九十年代初期,制鞋企業已經開始在東莞扎堆,鞋材行業卻還幾乎是一片盲區,沒有幾家像樣的鞋材商,更別提規范的專業市場了。1993年,張正華先生在東莞的下橋管理區,開始了自己在東莞的事業起步,他所選擇進入的行業便是鞋材。這一方面取決于東莞當時的鞋材行業不發達的現狀,他看準了東莞鞋材市場的巨大空間,另一方面這也是張正華先生在溫州平陽的老本行。千載難逢的時機,豐富的經驗結合在一起,便打開了張正華先生在東莞的新天地。
張正華和他的宏利制革自始自終把質量作為企業的生命,不惜重金從臺灣、上海等地禮聘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專業技術人員,增強企業實力與競爭力,并以“不求第一,力求最好;講尺碼講信譽,重質量保客商”為服務宗旨,用優良的服務維系與客戶的生意往來,不斷擴大企業的發展。
隨著公司的不斷成熟,業務的不斷擴大,在1995年至2007年間,張大和鞋材有限公司(宏利制革)相繼在廣州、深圳、東莞、虎門、順德、成都、重慶等地均設立子公司,以便更好的拓展全國各地的業務。十六年過去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宏利皮革已悄然成為鞋材行業的一艘航母。張正華先生回味這一路的風景,非常自信的總結說,這一路,挫折鮮少光顧我們,順、穩是我的主旋律,這得益于“看事情,分析準確”。樸實的話語卻能體現一個企業家的儒雅風范。
?
眾望所歸,甘為孺子牛
2006年,扎根東莞的140多位來自溫州平陽的皮革商人,為方便同行經驗交流,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共同發起成立了平陽商會。張正華先生在商會眾成員的一致推舉下,擔任平陽商會會長一職。
在任職期間,張正華先生帶領商會極力打造溫商品牌,樹立誠信服務的標桿。作為會長,面對商會內的事務,他責無旁貸,積極為會員謀求發展機會。他了解到南峰國際皮革鞋材交易中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行業基礎,必將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于是鼓勵會員抓住時機,積極進駐,結果南峰國際里的商鋪,光平陽商會就占據了100多間。進駐規范化的南峰后,會員企業的生意更加紅火。面對發展中的會員企業,張正華先生以及他自己的企業犧牲很多,用自己的犧牲換取同行業企業的共同進步和強大,足見張正華身上閃光的心系鄉情,能屈能伸的溫商精神。
現代家族制,同享一杯羹
張正華先生的張大和鞋材有限公司(宏利制革),是一家具有多年制革經驗自產自銷的老字號,主要經營各類型豬頭層、二層、鞋里革、服裝革、箱包革、手套手袋革、珠光壓印花革、家私革等,可直接為廠商提供生產環保皮料。在他的公司里,有著一百多位家族成員,各司其職,為著企業的發展和前進兢兢業業地工作著。一百多的數字,在外人感嘆家族龐大的同時,也不由得對張正華先生的家族精神所嘆服、所折服!張正華先生的理念是賺錢不計較多少,要家族成員都有的賺。致富是整個家族的事情,一個人富起來不叫富。整個家族團結起來做一件事,路才能走的更遠、更順、更寬闊。
在張正華先生的信念里,商會會員的共同發展是自己責無旁貸的事情,整個家族的興盛繁榮更是自己心頭與生俱來的義務。
?
樂而有成,人生境界
2007 年,國家六部門聯合檢查有關溫州制革基地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宏利制革積極主動投入巨額資金 1500 萬用于專項購置污水處理設備,配備整套污水處理系統,努力使工廠得以正常運作,期間另投資 500 萬用于工廠企業的整合與升級。溫州市政府對宏利制革的積極響應給予高度評價,先后為宏利制革頒發了“企業環保先鋒”,“優秀模范工廠”等榮譽稱號。
金融危機來了,讓整個經濟發展遭遇了不期而至的漫漫寒冬,鞋材市場也不例外。
面對金融危機,張正華先生并未對未來的形式做一個肯定的估計,但言談之中卻透漏著篤定的信心。因時制宜,壓縮費用,等待機會,暖春的到來是必然的。
也許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H1N1疫情的驟然出現,給以豬皮為主要經營項目的張大和鞋材有限公司(宏利制革)帶來第二重考驗。
面對當下的雙重考驗,張正華先生依然談笑風生,他相信“樂而有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他相信明天的朝霞依舊會絢麗奪目,相信東莞的鞋材市場將迎來更為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