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鞋服企業抱團開設區域性電商頻道
2013-01-30 信息來源: 廣州市白云區鞋業皮具商會
2012年以來,龐大的存貨成為整個鞋服產業的“硬傷”。隨著時間推移,積壓的產品正在迅速貶值,去庫存化已經不僅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課題,而是迫在眉睫不得不做的事情。
除了通過原有的渠道打折促銷,或通過特賣會、工廠店等形式加快去庫存的步伐外,企業還積極開拓新的渠道模式。電子商務成為不少傳統鞋服企業的選擇,除了自己在電商平臺上進行銷售外,抱團成立區域性的電商頻道,也被屢屢嘗試。
區域頻道上線
2012年12月7日,在淘寶“雙十二”開啟前一周,一個名為“閩品匯”的頻道在淘寶網的運動頻道悄然上線。這個頻道匯集了運動鞋服、戶外鞋服、戶外裝備、運動器械、瑜伽舞蹈服等十二類產品,這些產品的來源地皆為泉州。這個頻道是由泉州幸福網店商城聯姻淘寶運動戶外類目共同策劃的。
據了解,入駐“閩品匯”的產品以泉州品牌產品和具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精品為主。“通過網商抱團的方式,共同組建這一區域性的電商頻道,不僅有利于擴大泉州區域品牌在全國的影響力,也能夠降低企業網絡營銷的成本。”幸福街鞋業公會副會長張文革稱。
據介紹,“閩品匯”以點擊的方式計費,每次的點擊費用,由淘寶承擔一半,相當于幫助入駐企業節省了一半的推廣費用。
產地優勢凸顯
“未來電子商務的優勢依然會集中到產地方面,因為隨著網絡競爭的加劇,誰能夠盡可能降低生產、物流等成本,誰就會獲得競爭優勢,而擁有完善產業鏈的泉州在降低成本方面無疑更占先機。”商虎中國總經理顏期秋表示。
據了解,目前我市已成為網上賣家的重要貨源集散地。凡客誠品鞋服商品有60%以上在我市下單,淘寶網上的棉衣和羽絨服有近80%產自我市,泉州已成為全省最大的網絡零售聚集區和網貨供應地。
不少傳統工貿企業觸網之初的目的是為了清庫存,但是依靠強大的產業鏈優勢,電子商務銷售的規模快速增長。2010年開始嘗試線上銷售的金貝勒,2011年的網上銷量就超過了3000萬元,2012年則達到5000萬元左右,銷售量已超過線下。
呼吁聯合營銷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觸網”,通過網絡清理庫存產品的成本也變得越來越高。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京(專賣店)東商城獲得一個有效注冊用戶的成本已高達254元,而整個電商行業每個用戶的獲得成本達到180元。
“由于單家的規模不大,在進駐淘寶網、京東商城、當當網等第三方平臺時,往往居于被動地位,傭金折扣、廣告位優惠都無從談起。”特步(專賣店)電子商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丁飛稱,“泉州電商可以借鑒杭州等地‘抱團’的經驗。”
據介紹,杭派女裝就很重視“抱團”,幾十個品牌聯合與大平臺談條件,共同租廣告位。比如,目前上一次“聚劃算”平臺的費用最高已達17萬元,單家企業很難承受這個成本。“企業‘抱團’后一方面可以分攤推廣費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行業協定’來限定最低價,避免惡性競爭。”丁飛稱。
拍鞋網董事長汪建聰則建議,泉州企業可以集合產業優勢,與京東、淘寶等平臺協商打造“泉州街”、“泉州館”等。【來源:泉州晚報】